首页 > 金融

一线调研|风险减量“治未病”,险企如何“开药方”?

2024-03-12 23:50 作者:子墨 来源:证券之星   阅读量:4525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曹媛 广州、江门报道

2023年,自然灾害频发,重庆暴雨洪涝和地质灾害,第5号台风“杜苏芮”,第11号台风“海葵”,京津冀地区暴雨洪涝灾害,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

财险行业是“看天吃饭”的行业。自然灾害频发,对农险、企财险、农房保险等产品的赔付率和赔付金额都有较大影响,财险公司的承保利润也承受压力。

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2023年,财产保险公司原保费收入1.59万亿元,赔付支出1.07万亿元。按可比口径,行业汇总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6.73%,赔款支出增长17.8%。这表示,财产险赔付支出增速已超行业保费收入增速10个百分点。

为减少风险隐患、降低重大风险损害,也为压降赔付成本、提高承保效益,财产险行业都在开展风险减量工作,从传统的“等量”补偿转向“减量”风险。

保险业的风险减量理念已提出多年,2023年1月,原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财产保险业积极开展风险减量服务的意见》,加速了险企的风险减量工作进度。

目前,政策已公布一年有余,各险企风险减量工作进展如何?效果如何?记者通过调研发现,财产险公司普遍以“保险+科技+服务”形式实现风险管理前置,其中科技手段成为各大险企开展风险减量工作的主要抓手。

“抗风险”:从“等量”补偿到“减量”风险

据了解,风险减量主要是指利用更加专业和先进的科技手段,通过主动介入被保险标的的风险管理而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实现社会风险总量的减少,进而为投保人和社会创造价值。

在《关于财产保险业积极开展风险减量服务的意见》出台后,各大险企都将“风险减量”工作作为产险业务的重点之一,主要聚焦在事前预防、事中减损、事后补偿三方面。

记者调研发现,各险企目前主要做法包括,在组织架构层面,已有多家财产险公司专门设置风险减量部门或工作组,专门负责该项工作。例如,平安产险湖南分公司、山东分公司等成立了风险减量专项工作组。

据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郭清统计,截至2022年末,14家保险公司设置了相对独立的风险减量管理部门,绝大多数保险公司设置了相关处室单位,30家保险公司建立了与风险减量服务相关的信息化平台,业内已有300余名专职人员。

在服务形式方面,包括风险评估、查勘、预警、救援、培训等。例如,在台风“杜苏芮”引发的暴雨、汛情中,保险公司提供的水浸预警设备、水位监测系统、实时台风损失评估系统可帮助地方政府检测台风走向、低洼路段积水情况,为排水堵涝“抢占先机”,防止灾情的进一步扩散。

服务手段方面,除常规的人员实地服务外,还引入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卫星、红外探测等科技手段。例如,平安产险的自研平台鹰眼系统DRS2.0,自行搭建了气象灾害模型,可以提供18种灾害精细化预警及对应的防灾指引。据介绍,2023年,共预警75.4亿次,覆盖车、财、农客户6751万个。

此外,各险企风险减量工作也覆盖多险种,包括车险、农险、责任险、企财险、家财险、工程险等。

“风险减量管理的目标就是大灾不一定有大损、大赔。”某业内人士强调。

“治未病”:应用科技从“事后理赔”转向“事前防损”

走进广州赋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花卉种植基地,一盆盆观赏花卉紧密排列,它们上方悬挂着一个个圆形的小型气象站,大棚一角的摄像头持续监测花卉的长势情况...它们收集到的数据将汇总显示在一块智慧大屏上,基地大棚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数据都会在大屏上实时显示。

赋美种业是一家专业从事花卉、果蔬和药材品种选育、技术研发和种苗生产的民营企业。农业生产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自然灾害,而农作物的抗风险能力较弱。“花卉种植的环境敏感度很高,特别是广东夏天高温和冬天寒潮,花卉很容易死亡。另外,在台风季,连续下暴雨也会有水淹的风险。”赋美种业副总经理张健汉告诉记者。

而赋美种业过去抗风险的主要手段是线下巡查+人工处理,张健汉说,“以前是人工到每个大棚看湿度计和温度计,然后手工记录,可能会出错,数据可靠性就比较差。”

记者采访发现,险企风险减量的关键是从“事后理赔”转向“事前防损”,是风险管理领域的“治未病”,而这关键在于财产保险公司的风险评估和监控机制,而这部分能力可通过引入先进的金融科技手段来加强。

赋美种业便是一个例证。据介绍,平安产险联合广州番禺区农业局、广东漫云科技公司,为赋美种业制定了一套物联网防灾减灾方案:包括设立310个智能小型气象站、360个智能控制器、3个雨量风速监测机器,搭建数智管理平台,覆盖赋美种业3000多亩大棚花卉苗木种植基地和1.1万平方米植物基因组培苗工厂。

“这套系统起到了很大的效果,一个是及时性,我们可以通过手机及时看到大棚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情况。第二个是可以线上处理,我们这个基地有很多大棚,现在可以用手机自己操作,也可以监测大棚负责人有没有打开风机,管理就变得精细化。”张健汉打开后台管理APP边操作边向记者介绍。

据介绍,截至目前,赋美种业示范基地防灾预警提示超3.2万次,实现绿萝损耗率下降1.1%,节约生产成本10%以上,节省人力成本三分之二以上,预估降本增效金额1000万元。

目前,在探索如何从“等量”补偿转向“减量”风险管理时,科技手段是险企的主要抓手。例如,平安产险鹰眼系统DRS2.0,聚合了超2万亿条地理、灾害、气象、保险数据,可以利用数值模拟、机器学习、卫星遥感监测等技术,进行自然灾害预测预警。

再如,中国人保主研发万象天眼-智能风险减量平台,形成包括“气象眼”“海风眼”“集电眼”等一系列面向各类风险场景的“天眼”。

近年来,中国人寿财险陆续建设了集无人机管理、飞行、拍摄、分析一体的“国寿i农飞”平台;为提升水产养殖户的风险防御水平,中华财险专项开发“智慧渔场”小程序...

但记者观察到,目前险企的风险减量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部分头部险企科技手段应用和风险减量服务融合度较高,而中小险企在运用金融科技手段提升风险减量工作效能的水平还待提升。

“拓产品”:财险产品专业化、精细化水平待提高

尽管赋美种业引入了上述物联网防灾减灾方案,但张健汉也向记者表示,在今年1月寒潮来临时,种植花卉受低温影响,尽管损失不可避免,但相较以前损失较小。

记者调研发现,先进科技手段的介入能够有效提高险企风险减量的能力,但并未唯一有效手段,“保险”这一传统防范风险的产品依旧是关键手段,重点在于险企如何通过深耕细分市场,挖掘新技术、新经济发展产生的风险减量需求,提升保险产品的专业化、精细化水平。

例如在赋美种业,平安产险针对植物组培苗阶段,推出“组培苗”保险产品。“组培苗阶段主要风险是病菌感染,如果受到感染就容易成片成片死亡。我们针对赋美开发了保险组培苗种植保险,这个保险是广东首创,实现了花卉种植全生命周期的保障。”平安产险番禺支公司农险业务部团队经理古水良告诉记者。

再如,2023年,平安产险量身定制雇主安心保及乐企E生两款专属保障产品,为近百家水暖卫浴制造企业提供超10亿元保障。

走在广东江门水口镇的街道上,随处可见五金店铺,有人坐在店里的机器前对压铸件进行抛光处理,有人忙着进出搬运包装好的阀芯、花洒……上世纪70年代初,广东江门开始从事水暖卫浴产业。如今,水暖卫浴产业已经成为江门地区极具特色以及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水暖卫浴生产过程中员工遇到各种工伤风险,是企业需要重点保障的环节。“我们主要是购买雇主责任险,主要是为了给员工一个保障,也为我们的稳健、安全经营上一道保险。”开平市中奥卫浴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开平市水暖卫浴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徐少平表示。

再如,国任保险针对建筑幕墙风险管理需求,开发了“幕墙保”保险产品;针对古建民居,深圳人保财险开发了古建民居的“文物保护保险”产品;中国人寿集团旗下财险公司于2021年在福建龙岩落地全国首单林业碳汇指数保险...

财产险覆盖领域众多,而每一行业情况各异、风险差异性大,为风险减量增加了较大难度。“我国目前拥有41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和525个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委员、工信部电子科技委产业政策组副组长刘九如公开写道。

但目前,还有大量细分行业没有精细化、专业化保险产品或不易承保。例如在由台风“杜苏芮”引发的灾情中,“涿州受灾书籍”引发关注,纸质书等产品不易承保或保费高昂。当时,中图网创始人、CEO黄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呼吁,希望今后能以比较合理的保费获取相应的保险保障。

“风险管理如不够精细,可能会导致风险传导、叠加、演变、升级,特定事故极易突破“风险防控挡板”引发突发事件,并产生‘链式反应’。”有业内人士指出。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猜您喜欢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