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机构缩短跨境产品申赎周期
3月11日,资管机构缩短跨境产品申购赎回时间的信息引发市场关注。《证券日报》记者发现,华夏基金宣布将旗下全球最大离岸沪深300ETFmdash;mdash;华夏沪深300指数ETF的申购周期由T+2提升至T+1。
华夏基金对此表示,申购周期大幅缩短,能够提升投资者资金利用率,有效提升交易灵活性。
此前的3月7日,博时基金宣布针对博时纳斯达克100ETF联接、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联接、博时恒生科技ETF联接3只QDII产品赎回到账时间进行提速,将赎回资金到账耗时由T+6日提速至最快T+4日。持仓客户如赎回基金,赎回款项最快可提前2天到账,落袋为安。
相较于市场熟悉的主动权益基金,所谓跨境基金产品是较为特殊的一类基金,国内投资者在投资这类基金时需关注基金投资标的的资产波动风险、特定的汇率风险等。在具体操作层面,投资者还需注意基金的净值更新、交易时间等问题。
对于近期资管机构纷纷提升跨境产品的效率,博时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马悦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主要是得益于基础设施不断升级改造和跨境产品效率不断优化这两大因素。结算时间的缩短和份额确认的及时可以让投资者体验更确定的申赎成本以及更高的资金效率。管理人会在产品运作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尽量提升申购赎回的确认和结算效率。
有受访人士认为,缩短跨境产品申赎周期,一方面能够快速将投资变现,降低资金占用的成本,另一方面能够提升跨境投资的体验,使投资者可以在有紧急资金需求时更快获得满足。此外,能够提升投资者资金的流动性和使用效率,在境外市场发生波动时,更快捷地调整自己的投资组合,灵活应对市场波动。
事实上,随着国内投资者对境外市场配置需求的提升,公募基金的QDII业务也驶入发展的快车道。公募行业持续不断优化跨境产品的交易结算效率,以满足投资者日益增长的跨境产品投资需求。
近些年,随着投资者逐渐成熟专业,对QDII基金和ETF的认知更加清晰,他们也都了解到QDII基金是一类比较成熟的金融产品,愿意在这方面增加一部分仓位。马悦对记者说,目前投资者对原油等各大类资产和不同国家资产的投资需求有所增长。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3月11日,全市场QDII基金数量合计285只,较去年同期的224只增长了27.23%;管理规模合计3702.1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948.96亿元增长了25.54%,跨境产品热度增长显著。
3月11日,资管机构缩短跨境产品申购赎回时间的信息引发市场关注。《证券日报》记者发现,华夏基金宣布将旗下全球最大离岸沪深300ETFmdash;mdash;华夏沪深300指数ETF的申购周期由T+2提升至T+1。
华夏基金对此表示,申购周期大幅缩短,能够提升投资者资金利用率,有效提升交易灵活性。
此前的3月7日,博时基金宣布针对博时纳斯达克100ETF联接、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联接、博时恒生科技ETF联接3只QDII产品赎回到账时间进行提速,将赎回资金到账耗时由T+6日提速至最快T+4日。持仓客户如赎回基金,赎回款项最快可提前2天到账,落袋为安。
相较于市场熟悉的主动权益基金,所谓跨境基金产品是较为特殊的一类基金,国内投资者在投资这类基金时需关注基金投资标的的资产波动风险、特定的汇率风险等。在具体操作层面,投资者还需注意基金的净值更新、交易时间等问题。
对于近期资管机构纷纷提升跨境产品的效率,博时基金指数与量化投资部马悦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主要是得益于基础设施不断升级改造和跨境产品效率不断优化这两大因素。结算时间的缩短和份额确认的及时可以让投资者体验更确定的申赎成本以及更高的资金效率。管理人会在产品运作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尽量提升申购赎回的确认和结算效率。
有受访人士认为,缩短跨境产品申赎周期,一方面能够快速将投资变现,降低资金占用的成本,另一方面能够提升跨境投资的体验,使投资者可以在有紧急资金需求时更快获得满足。此外,能够提升投资者资金的流动性和使用效率,在境外市场发生波动时,更快捷地调整自己的投资组合,灵活应对市场波动。
事实上,随着国内投资者对境外市场配置需求的提升,公募基金的QDII业务也驶入发展的快车道。公募行业持续不断优化跨境产品的交易结算效率,以满足投资者日益增长的跨境产品投资需求。
近些年,随着投资者逐渐成熟专业,对QDII基金和ETF的认知更加清晰,他们也都了解到QDII基金是一类比较成熟的金融产品,愿意在这方面增加一部分仓位。马悦对记者说,目前投资者对原油等各大类资产和不同国家资产的投资需求有所增长。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3月11日,全市场QDII基金数量合计285只,较去年同期的224只增长了27.23%;管理规模合计3702.1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948.96亿元增长了25.54%,跨境产品热度增长显著。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