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大厂当老师,我是学生的「全职保姆」
玉瑶是三年前的校招生,在她看来,那时候进入一家互联网公司是一多半同学的选择。她也不例外,做过两份实习,毕业时顺利拿到三家大厂、多家中小厂的offer,排除掉位置因素,业务偏好度,她选择了其中一家进去打工。
3年的时间,逐渐适应后,她发现自己进入了新的迷茫期,向上难以突破、躺着又觉得不安。更重要的是,她发现打这份工,失去了自己的时间。最终她决定离开。
进学校当老师,是她审视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内在需求后做出的选择。她觉得自己稳重,自驱力和责任心还行,更主要的是“图个寒暑假。”
历经了三四个月的寻觅,玉瑶终于在*的季节进入这个新城市的新学校,她感到自由。
我们访谈的这天是个星期二的下午,她暂时没有课,除了一些临时的事务外,全天都空,我们大聊了两个半小时,还原了她近一段时间的经历和思考。以下是经过整理编辑后,她的自述。
“可能明年我就是被裁掉的人”
我在美团做策略产品,这个岗位是通过各种策略来解决问题。相对于功能性产品,我们平常做数据分析的工作会多一点。
它的晋升路线跟其他岗也差不多,专家、资深专家,有不同的职级。我一开始想法也是干两三年,然后跳槽,不断跳槽就可以涨工资,或者带一个小团队。
后来我觉得这个很困难,我们那个团队大家职级都挺高,只有少量的人在一线,成了一种倒三角。
一个组织其实并不需要那么多高职级的人,他们一时半会儿都不会离开,晚入行的小马仔们,几乎就没有爬上去的可能了。
我是21 年毕业的,提前过去实习了两三个月,一开始干非常基础的活,需要认真仔细,但技术含量可能没那么高,偏产品助理的角色。
大概干了半年后,会上手一些稍微复杂点的工作,慢慢可以去做策略。不过基础的工作在整个三年里一直都有。
做了两年左右,正常情况下,这个时候需要再升一下了,但我很难争取到机会。
我属于那种在团队里不是很突出,默默地干一些活的人;性格也没有那么主动,如果这个事情我觉得很有用,很有意思、很有价值,那可以去做,有些事情可能我确实也没有那么想卷。
同事中有厉害的人,他自己去拓展,去发现,去找业务,提高自己的影响力。但我就一直停留在做这件具体的事情上。后来我做工作上的事情已经很麻木了,就比较迷茫。
躺着短期内觉得挺爽。活已经很熟练了、难度没那么高,也不用加那么长的班。但我会想,干了几年之后,这怎么办呢?
跳槽的话,人家也更想要一些更有深度的人。比如我面过字节,有好几个 HR 找过我,我从他们的反馈里能感觉到如果只是单纯干活不会有特别好的结果。
在互联网公司里需要变得比较有价值,让老板知道你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起码有一套比较完整的业务,自己去发现一块问题,找业务沟通,一起推动变化,总之产生一些比较好的影响。
对于我来说,这都比较困难。我首先得去跟老板沟通,重新换一些方向,争取机会能独立,或者说是在一些会上能跟业务达成共识。但确实的沟通没有那么多,那么及时,老板也很忙,向上管理这方面有很长的路没有走过。
你正常做,然后某一年,老板突然间给你机会,这不太可能的事情。
我观察身边升得快的同事。有的真的是特别能干,属于那种能为团队解决大家解决不了的问题。比如说我们搞不清楚一个指标,或者一个东西怎么算,他会特别努力地去解决。
他就是很能卷,反正我没怎么见过他下班。加上他一直汇报给老板,从入职就一直跟着,等于说老板指哪他干哪,干得也确实不错。
还有一些同事,更擅长写材料或者是汇报,当然不是说他不干活,只是说他干完之后更擅长去总结和汇报,汇报得更好、更频繁,这种也升得比较快。
我看到了一些比我优秀的人,但是我不知道要怎么去模仿。能力这个东西它是很多方面的,可能我也就这样。再加上这个蛋糕盘子本来就小了很多。
感觉短期内待着还好,但长期不太行,还会有更年轻的人进来,总会有人更卷,包括后面进来的校招生也非常能干、非常卷。
我之前也想过,再待一年两年,但是我后面也会考虑结婚之类的,不可能把精力都放在工作上,我们虽然这个工作没什么难度,但是量还是挺大的。
互联网跟传统行业的作息不太一样,我后来发现它其实买断了你晚上的时间。
你上午10 点上班,但是你早上起床,收拾收拾过来上班,上午没什么自己的时间。下班又比较晚,比如我已经不卷了,也得 8 点半左右回家,之后自己的时间也非常少。
人反正在公司待了一天,就算什么事也没干,回家9点之后也很难干一些有用的事情。
这个工作整体没有什么自己能支配的时间。好歹我们这个公司它还是个双休,要再换上一个更卷的、更可怕。
年轻的时候还好,反正也没什么事干,说实话一个人,反正合租,就那样吧。但是长期看,这不太正常啊,你回家就玩手机睡觉,然后报复性熬夜。
当然我有一些同事很厉害,能够坚持读书,并且写读书笔记,每天都会发出来,非常厉害。我们一直管他叫时间管理大师。
这样的人不止一个,互联网这个行业就是适合精力非常充沛的人。
像我还有个同事,他每天工作强度比我还要高,然后周五晚上下班出去玩,周一早上飞回来上班。从大兴机场回到望京这边,然后他就可以工作了!甚至他有时候周末都能出一趟国。特别厉害,哈哈,我非常佩服他。
我是周末需要在家躺一天,需要一些时间来恢复。比如说周末,我需要两天时间,一天出去玩,做比较耗费心神的事情,第二天我可能需要休息一下。
我们不是纯业务部门,属于晋升非常困难,但是相对来说稳定一些。年龄相对大一点的女孩子在里面就一个接一个得怀孕。
如果我入行比较早,能够达到他们那种职级和程度,我会选择继续待下去。我不再待的原因是,基本看不到希望,好像永远也升不到他们那个程度。
而且虽说不会那么动荡,每年也会裁一两个人。加上这半年,我们评绩效,我状态不太好,担心再待下去,可能明年我就是被裁掉的人了。
校招大厂3年算是跳槽的黄金时期,同期跳的通常能有30%的涨幅,收入上还是可观的。但跳槽的迁移成本主要包括更辛苦的工作,以及留京的问题。
随着年龄增长,继续住三四千一间10平左右合租房,继续吃外卖,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安家的话,如果两个人都在互联网大厂,赚的蛮多,有一定财富积累,加上双方老人支持,可能可以留下来。但是我看了他们那种生活方式,也没有那么喜欢。一方面依然非常累、非常卷,有的生了小孩之后得考虑小孩将来的教育成本。
这还是早期有些财富积累的情况下。如果是我现在这个状态,可能还要困难。
离开也有些其他契机。包括我家里人有些变动,我对象换了一个工作地方,就想结束这种状态,因为我们异地了很多年,不是一个长久之计。
我也没有北京户口,硬留下来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就想着说,赶紧换一个方向换一个城市。
“摸着石头过河”
但离开互联网能干什么事情呢?我看过各种招聘信息,也不知道能干什么事。
我周围有跳去国企的,好像工作压力也很大。他们那里更“一言堂”,更体制化,更传统,更唯上。然后他们的工作也特别多,经常周末还要加班。
我们这代人后面每一步怎么走都很难有参考,像我们家人当老师,大家一个工作做了一辈子。但同辈的话,每个人有各自的情况,大家年龄差不多的话,很难说谁状态更好,我觉得都属于那种摸石头过河。
所以我各种招聘信息都会看,确定了城市,就不只是看老师,也会看其他的招聘,只要我这个相关能力符合的,反正也都看了。
学校的话,像行政岗、导师岗、辅导员岗都看,一些图书管理岗都看过。再者一些企业也看过,我倒不是说对互联网一棒子打死,我觉得换个企业也可以再干。
到走之前半年,我上班就是在各种收集招聘信息,然后按照要求去投递。
岗位主要集中在学校,因为学校的工作对我更理想一点。这类的招聘有专门的高校人才网,可以在那里面找、筛,也有公众号,里面就是天天都在推各种工作,我都会去看。
给学校投简历比在互联网找工作也复杂一点,学校会让你把一些很早以前的东西都得找出来,像什么成绩单,获奖证书,学历学位证书,还有一些证明,然后按要求格式投到邮箱里,打一个压缩包。
还会让你填各种表格,比互联网公司要稍微复杂一点。以前没怎么干过这个事儿,也花一点时间干。
当时在美团的事情就糊弄糊弄,一半的时间工作,因为只要我不乱搞事情,它就是一个平稳运行的状态,甚至老板可能都不是很知道我在摸鱼,老板也不怎么在乎这摊子事,只要维持着不出事就行了。
它不像互联网公司什么东西都非常准确、及时,或者说他可能这一段时间就是挂在上面也不一定真的招人。
我大概找了三四个月,投了二三十个学校,民办公办都投了。公办很难能投上教师,因为我是硕士,通过简历都不太可能,所以投的都是些奇奇怪怪的地方。很多学校以前都不知道。
后面已经有点麻了,想如果到今年 12 月份,2024年结束,我还是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的话,就辞职出来考事业编、公务员。
我觉得还挺难的。感觉我的简历,个人条件应该还可以,但确实面试机会很少,一共面过三次,两次教师岗,另一次偏行政岗,到面试漏斗几率还是挺低的。
行政那次是在线下,老师两次是在线上面试。
他们问的问题不会像进美团那么专业,比如给你设一个工作场景,让你直接想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它没有那么严格,主要是聊一聊日常,更多看个人的情况。
我是换城市,他就会问你为什么想要换城市?为什么想要换职业?
其他主要是看试讲。它会提前给你规定一个科目,然后我自己去准备。在网上搜一些材料和相关信息,然后像小红书什么的也是去看一看,找一找。
试讲是希望你是比较完整的流程,比如说上课,要先引导大家进入,开始讲授,中间需要有互动,最后要有结尾。如果线下的话,*有一些板书。
也是有挑战的,因为以前没干过,比如说人家要求 15 - 20 分钟,不能讲长,也不能讲短。
有的时候他通知得比较晚,只有两三天准备时间,那就只能就是简单练练,得下班。
我怀疑老师可能大概就是那么个流程,我是线上试讲,准备一个PPT,然后正常上课这样讲。
*次没过是因为专业不是特别符合,他觉得说我讲得还行,但他们更倾向于另外一些方向的人。
第二个说实话,我准备的时间没有*次好,讲的东西也比较简单,但反正就还是过了,录取了。
“抬头率”、“前排入座率”
民办大学初体验
学校了一直催着我入职,走的时候太着急了。临走前一天周六,那天跟我朋友去胡同转了一圈,拍照什么的,再就没有什么了。
实在是来不及了,太急,属于连夜逃走。但我蛮喜欢北京,只是确实生活压力比较大。
提离职后,主要就是交接工作,也不会让你干什么很复杂的事情,也可以请假,反正就收拾呗。
离开的时候,没有特别大的波动,已经想到这一点了,因为走的方向,已经偏离互联网行业。
到学校很快入职了,就带一些材料,办手续。它奇怪在不像一般工作,大家都坐在那。
去了之后*天只认识了一个同事,因为只有那个同事那天要上课。大家都不怎么坐班,有课过来,然后在办公室里待着,没课大家就在家备课、学习和工作。只有每周开会或者一些特殊活动的时候才能见到大家。
现在节奏是,如果有事一般上午就要去做了,可能 8 点就到了。没什么事,办完就可以走了。
这学期我没排课,基本属于谁有事找我,我去干;然后为下个学期上课准备一下。
现在主要干一些杂七杂八的活,带学生写论文;也会跟学生交流,会去听其他老师的课。
学校里各式各样的材料很多的,像什么教学大纲、授课计划,需要反反复复按要求去改。
再有,像我们学校,也有些实践活动要参加,比如说经常有些比赛、竞赛,但这种项目不会说特别好或特别大。
学校教学要求也是有的。我们这类学校,学生学习不太努力,有时候学校督导会来检查,看你课上有多少学生在玩,前排就坐率,抬头率怎么样?
也会抽一些检查。就是你不能一直玩手机。他们发明了一些词叫“前排就坐率”、“抬头率”。是不是很奇怪?我不知道别的地方有没有,反正我们学校有这样的词,我怀疑他们自己创造的。
然后上课规定你要跟学生互动,不能一节课叭叭叭,自己在讲,需要跟学生有互动、有交流,不是说你上完就完了。
我有一节课让试讲下,讲完反馈就是我讲太快了,得停顿一段时间,让他们反应一下。
你要提问他们,让他们起来回答,去反应。不然他们可能根本没有听你说话。大部分的人都不听课其实。
学校督导组有时候就会坐在后面,你得跟学生说往前坐一坐,不能坐后面。
中学老师和大学老师,或者说我们这类民办大学老师,不太像是一样的活。
我们是民办本科,以前说的那种三本院校,比如一个很好的学校带着一个学院类似那样性质的独立学院。
学费贵的很,四五万一年,四年二十多万。学历含金量肯定没有正常大学好,但就是本科学历,因为学生高考分数在本科线上下左右,大概是这么一群学生。
我指导的几个学生,有的比较好沟通,你说什么他马上去做,反馈也很及时。有的虽然比较积极,但是他不知道要做什么,你得给他引导,或者说要教他怎么做。
给他们指导论文就是教他们论文大概是什么样子的,比如给他发几个大纲,告诉他*章得写这个,第二章得写这个,然后什么方式找一个题目,什么方式找一些数据,就是教的很细才行。不教细,他们不知道要干什么。
说实在,我发现民办学校管好多,以前我们写论文的时候根本没有人管。
前一阵他们要开题,比较忙这个事情。最近这些学生要去实习了,老师就要盯着他们看有没有去实习。
我觉得就是个保姆的活。学生都得推着干,不像更好的学校,自己就会去努力去干了。
这边就是啥都得盯着,得告诉他现在要干这个了。比如你得跟他说,现在要去实习了,找到相关实习后,把材料发给我证明你去了。说白了你要催他。
全职保姆,真的是。民办学校这个四五万,全都是花在这了。甚至老师还要帮他们改简历什么的,都是要干的。
这里老师待遇其实都一般,基本上是之前美团的零头。五险一金是交的,过年过节也发点东西。
主要是比较自由,相对能有一些自己的时间。算是达到预期。我之前想的也是相对自由,能有寒暑假。
虽然寒暑假估计也有事情做,比如准备材料,但至少有这个假期,不用天天去公司待着。
还有就是工作内容挺丰富的,跟学生打交道,跟各方的人打交道,其实还挺有意思的。
学生其除了学习方面可能弱一些,其他方面都挺好的,只要跟他好好交流,总归还是能沟通的。
民办学校是没有编制的,这也是一个问题。这边一些同事,目标是考博。还有些人,会做自媒体,也有人想着继续考公务员。我还没有想好,但估计可能也不会呆一辈子。
我是 97 年,毕业的时候互联网大公司处在一个没有之前那么好,但又没有现在那么烂的状态,赚钱的话是有挺多同学会来。不像现在,我感觉大家求稳的更多了一些。
对我来说,目前这个事情它主要是一个自由的状态,有很多的时间。
我也不追求什么别的东西,就是能把钱和时间给综合好,自由和钱的配比调整好就行。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