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2023服贸会丨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支持减排超10亿吨,构建银行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德尚玉 实习生刘娟北京报道以“守正创新 开放引领:全球经济重塑与金融业变革”为主题的中国国际金融论坛在本届服贸会期间举行,绿色金融发展受到持续关注和讨论。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周亮在发言中表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银行保险业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发展绿色金融,处理好发展与减排,整体与局部,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为加快发展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
央行数据显示,2023年二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27.05万亿元,同比增长38.4%。其中,投向具有直接和间接碳减排效益项目的贷款分别为9.6和8.44万亿元,合计占绿色贷款的66.7%。
此外,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贷款同比分别增长34.3%、35%和49.2%,比年初分别增加2.14万亿元、1.26万亿元和9549亿元。
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达25万亿元
据周亮介绍,我国绿色信贷规模实现快速增长,2023年6月末,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达25万亿元,同比增长33%,规模居世界首位。资产质量整体良好。据测算,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支持项目建成后,每年可支配节约标准煤超过4亿吨,减排二氧化碳当量超过10亿吨。
除此之外,我国绿色金融服务体系不断丰富。银行保险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将信贷业务向排污权、碳排放权的抵质押融资业务延伸。绿色保险、绿色信托、绿色金融租赁不断发展。
周亮介绍,2023年6月末,绿色保险半年保费收入1159亿元,保险资金投向绿色发展相关产业余额1.67万亿元,同比增长36%。绿色信托资产余额2916亿元,金融租赁公司绿色融资余额8500亿元,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已覆盖20余个高风险环境行业,有利促进企业降低环境污染风险。
在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周亮表示,2023年6月末,21家主要银行节能环保产业的贷款余额3万亿元,同比增长53%,清洁能源产业贷款余额5万亿元,同比增长34%,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贷款余额3万亿元,同比增长84%。
国有大行在绿色信贷方面拔得头筹。据工商银行副行长张伟武介绍,6月末工行绿色贷款余额突破5万亿,总量和增量均领跑同业。绿色债券发行承销投资的规模保持领先,境内绿色债券承销金额超400亿元人民币。在国际绿色合作方面,积极响应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和金融稳定理事会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TCFD要求,是国内最早签署支持TCFD首批签署绿色投资原则GIP的金融机构。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副行长徐学明介绍,2019年以来邮储银行先后成立了碳中和支行,绿色支行,绿色金融中心共25家。率先探索为企业客户提供实时在线温室气体排放的核算服务,累计帮助超过3000家客户完成了碳核算。
构建银行业ESG管理框架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加剧和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ESG逐渐得到广泛讨论和热议,成为金融机构和各大企业关注的新领域,甚至影响着投资者决策。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据wind统计,国内A股上市银行共有43家,目前均发布了2022年ESG报告,且都涵盖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三个维度,多家银行机构将ESG纳入企业风险管理。
在上述论坛上,中国建设银行董事会秘书胡昌苗表示,ESG理念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高质量发展,建设银行将ESG融入企业日常管理。
胡昌苗介绍,建设银行最早发布社会责任报告,至今已连续编发17年。今年建设银行在年报等相关非财务信息披露方面,ESG相关信息披露增加了近1/3。同时立足中国实际,借鉴国际机构对ESG的评价标准,建设银行在公司治理、促进环境的改善、推动绿色发展、提供金融服务方面推动进展。并在银行网站设置ESG专栏,完善信息披露。除此之外,建设银行加入TCFD工作小组,推动相关标准建立。
中国银行风险总监刘坚东表示,在强化自身的ESG管理同时,要求同存异,建立兼顾国际共识以及符合中国国情的ESG生态体系。刘坚东认为,目前来看,ESG理念在大型商业银行中已经落地生根,但是确实存在标准规范和评估制度不统一,第三方数据和中介服务不足等问题,急需建立国际共识和中国国情的ESG体系。
刘坚东认为,就中国而言,ESG标准制定应该符合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充分考量碳达峰、碳中和、乡村振兴、科技创新、共同富裕等因素。推动建立可执行的ESG信息披露指引,促进高质量的信息披露。推进构建银行业ESG的管理框架,形成金融与实体经济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
持续推进绿色金融国际合作
国际合作是绿色金融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进一步国际合作,促进跨国绿色投融资,夯实自身能力建设,支持并参与全球绿色发展能力提升,将为全球绿色金融发展注入中国能量。
英中贸易协会会长、前英国财政部国务大臣Lord Sassoon介绍,在过去的十年伦敦和中国一直在协作,双方携手共同探索了很多金融项目。中英两国之间的贸易增长强劲,2022年两国双向贸易上升了18.3%,首次超过1万亿人民币,中国现在成为英国第二大贸易伙伴。金融服务在双方贸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刘坚东表示,绿色金融是中英目前合作的重要切入点。中国银行和英方长期保持合作关系,在绿色金融能力建设、产品创新、绿色商业推广等方面有一定的进展。
在实践方面,刘坚东介绍,中国银行在伦敦交易所上市了首支中国绿色资产担保债券和全球首单的可持续再挂钩债券,同时在整个信贷市场上支持位于英国、全球已建成运行最大规模的海上风电厂以及英国海上风电输电资产的并购融资。
据刘坚东介绍,未来将继续加强中英双方政策对话,深化绿色金融政策落地以及规则的对接,推动绿色金融国际标准的趋同。加强实践领域的交流和合作,特别是提升气候变化信息披露的质量,加强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支持依靠科学技术提升绿色低碳的发展水平。中英工商界企业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进一步深化在绿色低碳发展、碳捕集与封存等低碳技术、海上风电储能、低碳制氢、新能源汽车等一系列绿色金融领域的务实合作。
励正集团亚太区总裁Kerrigan Procter表示,励正集团一直以来很重视ESG,公司是专注养老金资产管理和保险的公司。在ESG挑战方面,首先,ESG的政策框架、数据、披露、绿色分类都要保持一致性。另外,各国都需要努力和保持对话。应继续支持公司在透明度和信息披露方面的共同要求。支持跨境投资,支持低碳转型。开展国际合作,充分利用科技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